来源 |银信界
7月31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,监管核准黄志如厦门国际银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、邹志明厦门国际银行副行长兼总会计师的任职资格。
(相关资料图)
据银信界了解,黄志如原为厦门国际银行人力资源总监,邹志明原为厦门国际银行行长助理。
目前,厦门国际银行的高管架构为“一正六副”,分别是董事长王晓健,行长曹云川,副行长焦云迪、郑威、黄大庆、吕小艇、黄志如和邹志明。
厦门国际银行今年频收大额罚单,内控存在很大的问题,甚至可以说是混乱的程度。2020年8月,借着“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事件”,厦门国际银行还一举登上过热搜。
今年2月,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因个人经营性抵押贷款业务管理不规范等12项违规,被北京银保监罚款810万元;
今年5月,该行涉23项违规,包括违规收费、虚增贷款、贷后管理流于形式、个人经营贷款被挪用、贷款三查缺位、项目贷款用途不规范等案由,甚至罕见地出现了“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回函”、“向检查组提供隐瞒重要事实的材料”等违规事实,被监管没收违法所得15.74万元,并罚款1381.49万元,根据“双罚”原则,还对数位相关责任人予以警告或者罚款的处罚。
公开信息显示,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,是我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。2013年,厦门国际银行由中外合资银行改制为中资商业银行。2017年3月,厦门国际银行完成对集友银行的收购,完善了布局中国香港的战略规划。
从股权结构来看,截至2022年6月末,厦门国际银行第一大股东福建省福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,持股比例为12.05%,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0%,股权结构较为分散。
2021年末,厦门国际银行的资产总额就突破了万亿元,截至2022年末,厦门国际银行资产总额10881.14亿元,同比增长了8.04%。
资产总额迈上“万亿元”大关后,厦门国际银行也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未上市的万亿级城商行。
其实上市一直是厦门国际银行的目标。尤其是在2013年改制完成后,可以说为上市扫除了最大的障碍。之后厦门国际银行于2016年开始为IPO做准备,开启一轮轮的增资扩股,但IPO进展缓慢。
银信界注意到,虽然厦门国际银行自身IPO进展缓慢,但该行正积极推动旗下全资子公司上市。
港交所信息显示,厦门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已于今年6月29日提交上市申请,此番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强化境内外附属机构的资本基础。
据了解,厦门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系厦门国际银行在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,该行通过该公司实际控制集友银行、澳门国际银行等子公司,并由此形成“以内地为主体、以港澳为两翼”的“一体两翼”战略布局。
业绩方面,2022年,厦门国际银行实现营收171.28亿元,同比增长2%,净利润58.79亿元,同比增长1.36%,净利息收入127.31亿元,同比下降8.28%。
截至2022年末,厦门国际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7.49亿元,不良贷款率为1.26%,较上年末增加了0.2个百分点;拨备覆盖率为168.42%,较上年末减少了34.31个百分点。
银信界注意到,近几年,厦门国际银行在推动贷款业务结构调整,逐步减低公司客户的户均贷款金额,加大个人贷款的投放力度,强调深化零售战略转型。
截至2021年末,厦门国际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385.63亿元,其中个人经营贷款、个人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分别占贷款总额的11.54%、8.63%和3.93%。
不难看出,厦门国际银行的零售贷款还是主要集中在个人经营贷上,消费贷的发展并没有起色,反而是个人经营贷占比最高。
2022年,零售业务方面,厦门国际银行在年报中仅披露了其普惠小微企业贷的规模。
截至2022年末,厦门国际银行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700.51亿元,较年初增长了38.82%。2022年全年,共投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3.38万户,579.12亿元,平均利率为5.44%。
虽然厦门国际银行重点发力小微贷,尤其是个人经营贷,而且业务规模增速也很快,但业务发展的是否扎实,还要打上一个问号。因为北京与厦门两地的罚单中,厦门国际银行都涉及到个人经营贷业务的违规。
关键词: